在癌症疾病种,血癌的发病几率还很高的,而且疾病的危害性很大,因此健康专家提醒大家,对于这种疾病大家应该有更多的了解。血癌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血液全身性疾病。其实在血癌早期,通过某些典型症状可以早发现早治疗。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血癌的早期症状以及血癌的起因,一起来看看吧。
血癌的早期症状
1、贫血
早期即可发生贫血,表现为面色?白、头晕、心悸等。
2、淋巴结
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,以急性淋巴细胞性血癌为多见,但急淋不如慢淋显着。浅表淋巴结在颈、颌下、腋下、腹股沟等处,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。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或中等硬度,表面光滑无压痛、无粘连。
3、发热
急性血癌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,可表现为弛张热、稽留热、间歇热或不规则热,体温在37.5~40℃或更高。时有冷感,但不寒战。
4、起病突然
血癌起病多急骤,病程短暂,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。
5、出血
是血癌的常见症状。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,尤以鼻腔、口腔、牙龈、皮下、眼底常见,也可有颅内、内耳及内脏出血。
6、皮肤及黏膜病变
伴随血癌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结节、肿块、斑丘疹等。黏膜损伤表现为鼻黏膜、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处发生肿胀和溃疡等。
7、肝脾肿大
有50%的血癌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,以急性淋巴细胞性血癌的肝脾肿大为显着。
血癌的起因
1、遗传因素:
有人进行血癌家族调查,发现单卵性双胎中如一人患血癌,另一人患血癌的机会较常人增加5倍,比双卵性双胎的发病率高12倍。这说明血癌与遗传有关,认为某些遗传物质染色体发生了突变招致血癌。但决不能认为一个家庭出现了血癌患者,其他成员都要得这个病。
2、病毒因素:
这是当前比较公认的病因。不过这里讲的病毒是指寄生于人体造血细胞内的核病毒或C型RNA肿瘤病毒,而不是人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或心肌炎病毒。由于正常人体内有控制这种C型RNA病毒的机制,故使它不能发病。如果人体的控制系统失调,这种肿瘤病毒在某些酶(逆转录酶)作用下,可使造血细胞变成血癌细胞,发生血癌。现在已经分离出这种病毒,并能够进行检测。
3、化学因素:
有些化学物质如苯类,有致癌或致血癌作用。近年来,受人们关注的是一种药物--乙双吗啉,治疗牛皮癣而发生急性血癌。
4、放射因素:
人们早发现,从事放射线工作人员(放射科健康专家在没有防护情况下),接受放射线治疗的非血癌患者如脊柱炎等,容易得血癌。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血癌发病率较其他城市人口为高,爆炸后5年高。这是因为放射线使人的造血细胞发生恶性变化。
血癌治疗
免疫治疗
1、活化吞噬细胞、自然杀手细胞、伤害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,诱导白细胞素,干扰素-γ,肿瘤坏死因子-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。如抗癌特殊免疫物质“几丁聚糖”
2、诱导癌细胞凋亡。
3、与传统的化学治疗药物(丝裂霉素、卡莫斯汀注射液等)合用,既增加药效,又减轻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。
4、与免疫治疗药物(干扰素-α2b)有协同作用。
5、减缓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,增加食欲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化疗法
1、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,操作不慎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栓塞性静脉炎。因此,医护人员必须十分仔细,认真加以预防;
2、抑制骨髓造血系统,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。在每次化疗前,都应该做血象检查,如果白细胞的数目若低于(2.5~3)×109/升、血小板(50~80)×109/升,应该暂时停止化疗,遵照健康专家的医嘱使用升高血细胞药。除原有的鲨肝醇、利血生、核苷酸和维生素B6以及益气补血的中药治疗外,近年来由基因重组工程生产的一些集落刺激因子,具有明显的促进血细胞增生的功能。只在在化疗后及时用上这些药物,白细胞就不会明显下降;
3、可不同程度的损害肝脏细胞,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、胆红素上升、肝肿大、肝区疼痛、黄疸等,严重的会引起肝硬化、凝血机制障碍等,所以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,要检查肝功能,及时发现问题,及时解决,必要时停止化疗;
4、有些化疗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有毒性作用,严重的可发生心力衰竭。所以用药前及用药中应检查心电图,发现异常立即停药,及时治疗。对有心脏病变的病人,应避免使用对心脏有毒性作用的化疗药物。
对于血癌的情况,上面已经向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了,怎么样,现在对于这种癌症疾病是否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了呢?通过上面的介绍,相信大家都知道血癌的典型表现了吧。通过这些典型表现,我们可以早发现早治疗,这样就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血癌的恶化了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