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老域名买卖-玉米号情感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(咨访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)
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(咨访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)
2022-08-17

在心理咨询中,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关系,是一种互相信任的“治疗联盟关系”。

这种「咨访关系」到底是一种什么属性的关系?在咨询师的角度看,「咨访关系」是什么样的?从来访者的角度看,又该如何去理解利用这段「咨访关系」?在咨询结束后,「咨访关系」还存在吗?

文|简单心理·学员咨询师徐冠群

各种培训、文献提到心理咨询起作用的因素,无一例外,都会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「咨访关系」。(初学者最关心的理论流派、技术运用的影响很小。)

咨访关系很重要,仿佛是默认常识。但直到有一次课上,老师问:「你们理解的咨访关系是什么?」我这才意识到,听过不少回,但我们很少问自己,这个如此重要的东西,究竟是什么?

我试着整理过去学到的、我所认同的来回答一下。同时我也认为,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,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。

一种在设置之下的、「有条件」的关系

正因为有「设置」,两个陌生人才得以在短时间内,建立起如此密切的关系。

咨询会收费、要求稳定私密的场所、约定时间、约定保密原则、约定频次,请假、迟到、缺席…都遵循相应的设置(虽然不同流派、机构、个人的具体设置会有所不同);咨访关系里还有诸多能做的、不做的……总之,是它不是随意的关系。

种种设置造成的不自由,恰恰是为了保持咨访关系的安全与稳定。

例如收费(心理咨询是服务,本就应该收费),如果不收费,意味着来访者可以想来就来,反正没给钱;而咨询师可以高兴做就做,不高兴或不喜欢来访者就不做,反正没收钱——而咨询起效,需要双方都耐受一些不舒服;因为改变,本身就不那么舒服。

某种程度上,收费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,也让不舒服到付诸行动之间,有了缓冲。

再比如保密和保密例外,使得咨询关系安全、可信任;但如果不把保密例外讲清楚,保密则可能变得既沉重、又脆弱。

一种人际关系

设置说的是两种身份、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;人际关系,说的是两个具体而独特的个体之间的关系,即人与人的关系

这是心理咨询「艺术性」的部分。咨询师不仅用理论去工作,也把自己这个人投入到关系当中去。很多流派都很强调咨询师个人的特质、真诚一致、如其所是;讲投射性认同,也是得允许自己被投射、认同了,然后觉察到这是投射认同,进而对此工作。

咨询师不仅用言语工作,咨询师身而为人的特质,也会在潜意识中对来访产生影响,或被认同、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——就如同来访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个重要他人。

咨询过程中,两个人对当下的感受、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感受都很重要。

有一度我觉得,咨访关系非常像《风之旅人》这个游戏:两个人在茫茫旅途中某个点上相遇,然后同行一段路,一起看过美景、闯过关卡、战过恶龙、穿过风雪…最终在半途或是在终点处道别、分开或走失,但那段相遇会久久留在心里。

每次玩这个游戏,碰到的人都不一样,相遇、同行、分别的过程都完全不同,但总带给我很多感动。

(插图及题图:《风之旅人》)

人际关系,也意味着包含人际交往间的规则与潜规则、包含文化因素。例如,西方文化里,来访者更容易把咨询师体验为一个独立平等的人,东方文化里,更容易把专业人士体验为【权威】。

我们学习的理论基本来自西方,那么当咨询师试图把来访拉到跟自己平等的位置时,不同来访者的反应是不同的。

这提醒我们,也许我们自己的价值观、理论认同要求平等、人本、自由与责任;但来访会有他自己的理解;咨询师除了说出该说的话,还必须关注来访者内心对咨访关系、对咨询师的话是怎么看待的。

当我们自我要求不滥用权力(这是基本伦理)时,能否承认这种权力不对等就是客观存在,而来访者内心里,就是要视你为权威?

一种工作关系

第一次见咨询师,我带着困扰去,很希望她能给我帮助,我预设了求助者-解答者的关系。但咨询师对我说,「我们一起来工作」,是「合作」的关系。

老实说,我听到「一起工作」,很不理解,只觉得「他们咨询师的用词还挺奇怪哈」。但这个说法种在我心里了,直到现在都记得。

随着后来学习,我也在丰富着我对「工作关系」的理解,我越来越认同,心理咨询看上去是求助-助人的关系、消费者-服务提供者的关系,但真正达到深层的理解与改变,必须得双方一起完成。

众多说法当中,我目前最认可、也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种描述:

咨访关系,是两个人一起合作的关系,这段关系是为了和来访者一起去探索他的世界、他的内心,这项工作,则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努力,其中咨询师是专业知识方面的专家,但来访者是关于他自己的专家。

——这是咨访关系的「双重专家理论」,我很喜欢它,因为它既不否认咨询师的价值,也不把咨询师抬得过高;既不否认来访者的困境,同时也把来访者视为有力量的人;既有连接,又指向希望。它意味着,来访者不是一个「有问题、待修理」的弱者,他首先是一个作为主体的「人」。

一种建立是为了结束的关系

咨访关系的建立,是为了让来访者能够独立应对生活、离开咨询。

咨访关系的建立,是为了让来访者能够独立应对生活、离开咨询。

咨访双方在极其有限的时间、空间里建立起如此亲密、又如此深入的关系,有时甚至超出了生活中会有的深入;咨询师可能成为来访者生命中重要他人。

但与生活中的其他关系不同,咨访关系建立的基础与目标,都是来访者能够获得应对生活的能力;而咨询目标的达到,就意味着咨询关系需要走向结束。

很多时候,会有遗憾、不舍、愤恨、悲伤,仍然需要结束。

也有人说,就像父母与孩子的关系,养大孩子不是为了一直留在身边,而是为了让他长出翅膀。

嗯。我觉得这里头有相似,也有不同,您不妨也品品。

一种结束之后、仍然保持开放性,还会持续影响着咨访双方的关系

咨访关系的结束,意味着两个人每周定期的会面结束了,但它不代表彻底的终结。

一方面,心理咨询始终保留着开放性,未来如果有需要,来访者依然可以回到咨访关系中。

另一方面,虽然不再定期交谈,但这段经历带给来访者的影响,会持续保留在来访者生活中。那些思考、感受、行为的方式,也以隐形记忆的形式保留下来。

来访者内心也可能生长出一个“咨询师”,碰到压力、困境,这个内在的咨询师,可以和他一起应对。(不同流派或咨询师/或来访者对这个“内在的咨询师”命名不同。)

以及,那段相遇,不只是留来在访者心里,也留在咨询师的生命中。

在与同窗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交流的过程中,对于「咨访关系」的理解,大家给出了很多精彩的回答,例如提到:拼图、潜水、森林、契约关系、有限与无限、空间……这是咨询师们的思考。

也许每个来访者也有自己关于咨访关系的理解,不知道会用什么样的隐喻......

如果你:

因为工作、生活中的事件而倍感压力,想要获得心理陪伴和情绪疏导;

对于自己的性格、情绪、人际模式等充满好奇,想要更多个人探索和成长;

工作中面临职业压力,想要更好进行压力管理,根据自身情况获得职业发展上的探索;

对于人际交往、亲密关系等问题存有困惑,希望更多了解自己的模式,更好进行关系处理。

如果你有这些困扰,可以在文末“阅读原文”预约适合你的咨询师。学员咨询师们将倾听你的烦恼,梳理你的困惑,陪伴你度过困境。

简单心理学员咨询师,是在简单心理Uni「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」课程中,完成了300+小时的心理咨询理论技术学习,和相应的实践与督导的高阶学员。学员咨询师在咨询实习中,在专业督导师的一对一督导支持下,为广大来访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体验。

每位学员咨询师仅限2位来访者;咨询费不超过150元。